【深度长文】中国足球问题在中超,暨建立省级联赛方案
字数:约7000
虽然广州恒大获得了两届亚冠冠军,但衡量中国足球水平的标准,仍然是唯一的冲进世界杯这一条。
广州恒大之所以能两次问鼎亚冠,原因是高薪挖角国内顶尖球员,每个位置主力都是国内前五,替补都可进前十,再加上一堆巴甲MVP实力的外援;而主要竞争对手日韩俱乐部,顶尖球员都在欧洲踢球,这才可以两次偷得冠军到手。
至于国家队,就算不要脸的归化外国人,仍然是成绩惨淡。老实说,归化这种事情,对于我大中华来说,应该连想都不要想,想一下都觉得自己丢脸。
日本曾经有过一两个没有血缘的归化,但其后就没有了,有也都是有血缘的归化。比如这届的丹尼尔-施密特和铃木武藏都有日本血缘。哪像中国大规模的归化没有血缘的外国人?
韩国足球更是没有归化过欧裔、非裔球员,好像只是一两个朝鲜和中国的。
当日韩旅欧球员回归国家队后,恒大班底的国家队就不是他们的对手了,即使加上需要5年效力中超的年近30岁的老迈归化假中国人,也是于事无补。
重点是,恒大称霸中国足坛后,国家队成绩比以前是更差了。
那中国足球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同样是东亚人种的日韩,为什么踢球就是比我们厉害?
一、逻辑推导病因,中国足球问题出在哪里?
为什么需要逻辑推导?病因其实大家一早就知道,问题是大家得出不止一个病因,或在其它小病因中纠缠了太多时间,来来回回却没有正视最大的病因。逻辑推导,就是要找出最大的病因,集中精力研究解决办法。
1、是教练的问题吗?
历次世界杯预选赛、亚洲杯失利,都以换教练告终,中国足球是教练问题吗?
教练因素肯定存在,不同教练本身是有水平高低之分。但影响因素最多不过30%,除了02年那届外,历次都进不了世界杯,明显不能再以教练问题为借口。
正如日韩每届都能进世界杯,每届教练都很好吗?我想就未必了。
国足每次失利都要炒教练,只因只有教练好炒,球员炒了未必换来更好的。
2、排除法找出问题人群
能够影响球场结果的就只有三类人,教练、球员、裁判,已经排除了教练的因素;裁判也同样不可能成为一支球队长期不胜的理由;那剩下的问题所在,就是球员了。难道是不上场的中国球迷不给力?
球是球员踢的。
3、球员有什么因素影响比赛?
我们说日韩总是赢中国,那也同样认同日韩球员水平比中国球员好很多,那球员的水平又是什么呢?技术水平?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什么叫技术水平呢?脚法?
如果脚法加体能就是足够的所需技术水平,那巴西、阿根廷就届届拿冠军啦,轮不到欧洲球队了,但现实就是欧洲球队逐渐甩开南美球队。
根据我们的认知,南美球员脚法比欧洲球员好,欧洲球员战术素养比南美球员高,那技术水平是否包括战术素养?
那战术素养可以通过换好的教练就能获得吗?可以提高,但不会提高很多。如果行,又有脚法、又会有战术素养的巴西、阿根廷,早就届届拿世界杯啦,还轮得到欧洲球队?
可见战术素养与脚法一样,都是需要自小练成的,不可能通过换教练就能实现。
如果答案是脚法和战术素养两样,即技战术水平,那么尽力提高这两样就行了。
4、中国足协有致力提高球员技战术水平吗?
答案肯定是有的。
中国球员水平低是大家都清楚的现实,提高脚法和战术素养是基本的思路,怎么可能只有我想到?而其他人想不到呢?
不同之处,只是大家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而已。
而方法就是核心,现在足协推行的方法是错的,怎么搞都不可能成功,甚至错误的方法还会带来水平的倒退。
比如2013年1-5输给国奥为主的泰国队,其后对东南亚球队也进入经常赢不了的局面,这就是事实上的倒退。
二、中国足球出现过的误区
中国足球经过长年累月的失败后,可以说是急病乱投医,有人提出什么招,只要能给资金支持,就会去尝试。下面就说说曾经走进过的误区:
1、土帅换洋帅
这个其实没有多大问题的,洋帅肯定是比土帅更有水平,因为外国足球水平就是比中国的高。换兵乓球试下,别国请的就是中国教练,道理都是一样的。
问题就是认为只靠这个就行,请了洋帅就可以瞬间提升中国足球的技战术水平,那当然是不可能成功的。
结果就是中国球员水平太差,根本实现不了洋帅的战术要求。这正如有战术水平的教练执教非常有技术脚法的巴西,依然在近几届无所作为,甚至被德国队7球大炒,战术也必须从小培养的。
这里一个事例是,当年高洪波带国家队好好的,成绩也不错,王健林一跟足协主席韦迪说我给钱你请洋帅,立马炒掉高洪波换来卡马乔,结果换来1-5输给泰国。
这种毫不根据实际情况就换洋帅的行为,实际上就是推卸责任的想法。有钱了不请洋帅,失败了就是你的责任,洋帅失败就是洋帅的责任。
看看近年的日韩,很多时候都是本土教练,球员本身有水平,土帅一样没问题的。
认识到要解决球员的技战术水平,但却不知道技战术水平是要从小练习的,其实就是没有认识问题的核心,也是不能够解决问题的。
那有人会说,邓小平不是说过足球从娃娃抓起吗?说了都差不多30多年,为什么足协的人还没弄懂?这个放在下面第3点说,先说一下金元足球。
2、金元足球
现在中国足球水平倒退,最大原因就是进入了这个误区,尤其是恒大入主了广州开始。
足协默许金元足球的想法很容易理解,引进高水平的外援,能够提高中国球员的水平,最少你接触多了,自然能够提升一些。
理论上是,但结果好像不是,毕竟现在都不能保证能赢东南亚球队了,还不是倒退吗?为什么会一点进步都没有,反而倒退?这绝对是让人费解的,其实原因是多方面坏的因素共同造成,有点复杂。
如果从留洋方面,对比一下日韩情况,就明白金元足球的伤害了。
1)、高水平球员不愿出去
因为国内年薪比留洋的高,而且是高很多那种,谁会那么傻留洋啊?!所以中国球员留洋的很少,有些还出口转内销,留洋一年半载回来就大幅加薪。
因此暂时比较佩服武磊,对于已经是国内顶尖射手的他,根本不需要通过出口转内销的方法来提高自己在国内的地位和薪水,而且他的出国肯定是有牺牲经济利益的。只是,只是西班牙人降级了。
而经济比我们发达的日韩,没有搞金元足球。球员大面积留洋,对于留洋的球员来说,每场比赛都是对外国人,对面11人基本都是外国人,不是比你国内引进的几名外援,从而提高国内球员技战术水平好?他们每次争球、传切、过人,都是面对相当于我们的外援,到了国际比赛场,自然没有适应对手的问题。
而实行金元足球的中国,11个对手球员里面,外援也不过是3、4个,踢来踢去对手依然大多是中国人,请问能有多大提高?
2)、有人占着位置不出国,就有人没位置踢球
日本和韩国,因为顶尖球员很多都出国踢球了,他们留下的空位就可以有更加多的球员补上,一些原本踢不上球的人,都有机会踢球了,如果大家都是一样数量的俱乐部的话,那日韩踢球人数是不是比中国的多?
所以金元足球无论是球员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比不搞金元足球的差,这怎么可能不倒退?
3、足球从娃娃抓起
足球从娃娃抓起也是误区?这个肯定不是误区,但同一句话可以换成,篮球从娃娃抓起,工程师从娃娃抓起、建筑师从娃娃抓起、科学家从娃娃抓起,试问什么不是要从娃娃抓起?
问题就是只有这句话,没有实现这句话的具体方法啊!
邓公随便提一句放诸四海而皆准的道理,下面的足球专业人士也要提供具体实现方法啊,不是足协你们没解决好,就赖邓公没教你们怎么解决吧?邓公不是足球专业领域的人,没有义务一定要懂得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或许正是这句话,再结合中国体育的举国体制,在某些项目上的成功,就误以为足球可以通过体校的方法来解决,即几乎舍弃文化课,从小单项训练足球就行。
但足球跟很多项目不同,不是通过简单长期集中训练就能培养出来的。
你去玩一下fifa游戏,每个球员都有很多各项不同数值,不是只训练一两项技能就能成功的。这很大程度需要天赋,而天赋怎么来?只能靠大面积取材,优胜劣汰发掘。
就看看几乎舍弃文化课、单独训练足球来说,哪个家长会希望子女进体校啊?谁会认为进了体校,还有高考成功的可能?那这就注定中国足球取材面非常窄。
看看日韩的高中足球联赛!世俱杯打平皇马的柴崎岳,就是号称“日本第一高中生”的,即他高中年纪就是读高中!非体校,非俱乐部梯队,一样成材!高中也有这么多人踢球,即代表取材面积很广。
再者,中国球员职位那么少,就算把青训都找方法转移到中学兴趣班,难道家长不会认为踢球还是会影响学业吗?你职位那么少我为什么要孩子浪费那么多时间?
因此,足球从娃娃抓起不是不对,而是你没有找到方法去实现这句话。不是说你会读足球从娃娃抓起,你就实现了足球从娃娃抓起,你只是会喊口号而已!
总结:你需要很多家长把孩子放去练足球,必须做到下面两点:
1)、必须不能脱离文化课,必须还有高考的希望;
2)、必须比现在增加更多的职业球员职位,并带动更多裁判、教练职位。
三、中国球员为什么技战术水平低?
中国球员技战术水平低大家都知道,但为什么低?却没多少人知道,如果知道了,早就对症下药解决了,对不对?
那技战术水平是怎么来的?首先当然是练来的,那关键就是怎么练?!其次就是寻找天赋球员的问题,即取材面的问题。只有对比一下中外球员怎么练,怎么取材,那才可能找到问题所在。
1、中外训练对比
因为中超、中甲已经请了很多外籍教练,二十年前开始也有很多组织少年队去巴西欧洲训练,所以训练场上是怎么练的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因此这个怎么练,不应还是指怎么训练,而是训练之外还有什么不同。
看过一篇阿根廷河床的青训资料,在U7到U9这一年龄段,河床俱乐部十分强调2对2、3对3、4对4和5对5的训练。也就是说,外国俱乐部一般比较注重实战对抗训练。
咦?刚才不是说没有秘密的吗?中国青训也有这些啊!如果不只是这些呢?实战对抗训练,怎么可能只是队内赛?欧美俱乐部青训、中小学足球部等,都是差不多每个星期一场足球比赛,是与外队,带有联赛性质的比赛,有些甚至有升降级的压力。这就是中国青训所没有的。
中国青训肯定也有各类比赛,但请注意,人家差不多是每个星期都有一场足球比赛。
我们很难深入去了解到中国青训究竟有多少比赛量,但从成年职业队的比赛量来作参考就可以得知。
如果对比中国与足球发达国家的职业球队比赛量,看看顶级联赛的队伍数量就知道,我们是16队30轮,英超等五大联赛是20队38轮。韩国12队,但人家是三循环,33场,再加季后赛,即6队争冠组,6队保级组,单循环又各打5场,共38场。
明白了吗?这就是中国与世界足球强国的差距所在,比赛太少了!
而且他们的次级别联赛,球队会更多,或者会打更多轮比赛,直接上40场以上,因为这是预计他们足协杯很快会被淘汰;也没有欧冠亚冠等的洲际赛事;球员也进不了国家队,有国家队比赛任务。
我们直接点看英冠,24队46轮,明白了吗?!明白差距在哪里了吗?
中国球员技战术水平差,就是从小到大比赛量太少,就是这么简单!人家技术是实战对抗的技术,我们的技术是训练场上玩球的技术,就是这么简单!
2、中外联赛体系等级数量对比
发掘有天赋的球员,就必须要有足球数量的注册球员在踢球,如果联赛等级少,俱乐部少,请问哪来的注册球员?人家几十万人去选材,我们7000人去选材,怎么选?
我们中超、中甲是职业联赛,乙级联赛就是半职业半业余的了,有多少球员职位供球员挣钱养家?没有足够的职位,你叫家长送小孩去学足球,不是为了你的中国足球梦私欲误了人家一生吗?
当然也没有家长那么傻,没机会了还继续坚持,甚至于一开始就不允许小孩进入体校。
再看看外国联赛,英格兰英超、英冠、甲级、乙级四个职业联赛,其下更有20级的地区业余联赛,即一共24级联赛。英格兰国土就相当于我们一个省,地区联赛相当于市级联赛。
日韩也有6、7级联赛体系;欧洲各足球强国一般都有超过10级联赛,德国12级,法国17级,法国有1.5万个足球俱乐部,即使98%都是业余俱乐部,但从这么多人发掘出来的天赋球员,就是法国成为近年天赋最高国家队的原因。
对比一下我们的联赛体系,中国足球不弱才怪!
那我们学习人家扩军、增加联赛等级不就行了吗?这些当然都要做,但为什么现在才只有到乙级,而且乙级已经就是半职业联赛,而不是职业联赛了?而且经常有很多乙级俱乐部不玩了的新闻?
因为中国足球有着无法学习欧洲日韩的客观因素,这个就是中国地大,是太大!
四、中国足球最核心问题是地大,差旅成本高
99.9999%以上的中国人没有想到,影响中国足球水平的,会是中国地大这个客观因素。
地大就会造成差旅成本高,还记得2012年辽跑跑退出亚冠资格赛的事件吗?因为害怕赢不了资格赛要去打亚联杯,不想参与这个奖金少,还要倒贴飞机票的赛事,所以干脆亚冠资格赛也不参加。
中超球队都受困于差旅成本,到了乙级队就肯定更支撑不了了,所以乙级只能是半职业,还经常欠薪退赛,就更别说组建更低级别的丙级联赛了。
而中超、中甲各级梯队呢?
很多国家的职业队比赛,都会安排预备队打垫场,在中国这有可能吗?
预备队都无法实现常规比赛量,更何况下面的U18、U16等等?这就是影响中国足球的核心问题。
而这些对于欧洲日韩来说,开部大巴、打个火车就能去比赛了,而且这种比赛是有球迷的,最少家属、同学会做观众。
而中国预备队多采用集中一地来安排比赛,没有观众就没有压力,能称之为比赛吗?
看看上面中国地图和欧洲地图,面积和人口都差不多,但中国竟然只有一个联赛,明显是没有考虑到中国国情来设计联赛体系。
我们可以看到同样幅员辽阔的美国和印度,一样也不是足球强国,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但巴西呢?巴西国土面积一样巨大,为何却是足球强国?是的,所以巴西正是我们学习的对象。
五、巴西模式,各州都有联赛
巴西为什么地大还足球强盛?因为各州都有自己的联赛。巴西国土面积854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亿,共分26个州和1个联邦区(巴西利亚联邦区),每个州都有自己的联赛,共27个州级联赛。
而且是各州先有自己的联赛几十年,在1971年才组织起巴甲。现在参加巴甲、巴乙的球队,同时也会参加州联赛,只是现在的州联赛赛程,会有点让位于全国联赛。
而且各州联赛也不只是只有1级,比如经济最发达的圣保罗州就有4级球队,前3级各20支队伍,第4级有44支队。这么多俱乐部,梯队间的比赛,不用出自身的城市,都能组建一个自己城市的梯队联赛。
这就是巴西青年才俊层出不穷的原因,很实在的一步一个脚印培养出来!
而且这些州联赛并没有并入后来才成立的全国联赛,二者没有从属关系,而是平衡的,这是他们的特点,与国土小的欧洲国家不同。欧洲国家的各地方联赛是与顶级联赛串联起来的,是下级联赛,基本都是业余的。
巴西的做法会让俱乐部在州中更有知名度,这会更容易吸引球迷,更有利于俱乐部的经济,所以各州的顶级联赛是职业联赛,不是业余联赛;甚至州二级联赛也是职业联赛。
六、省级联赛体系
中国地大,情况与欧洲日韩不同,但也有巴西可以作为模板学习,建立自己的省级联赛。
开始时可以两省为单位组建联赛,待联赛球队逐渐增多时,可以再分开各省自己办联赛。当然也可以直接一开始各省自己自办联赛。
中超、中甲、中乙预备队可以参加省级联赛,各梯队更可以参加省内各梯队的联赛。这些梯队联赛也有自己的升降级,并不跟随俱乐部成年队伍所在的联赛级别。
省级联赛从顶级联赛组建开始,慢慢分裂出多级联赛,直至各市或各县、各区都有自己的联赛,或者每条村都有自己的球队。
现在民间也有一些足球队,包括企业队、村镇队等。也有所谓的省级联赛,但因为不是迈向职业化,就算一些有升降级压力,意义也不大,纯粹只是玩玩,荣誉心不强,训练也不会太认真。
联赛赛制的组建,我们可以根据参赛球队不同而每年研制出不同的赛制,关键是要达成一定的比赛数量。比如10队,可以打4循环;12队,可以3循环+争冠组、保级组。
此外,每省可以再搞个足协杯。如果省内等级很多,达到5、6级以上,低级别可以再组一个杯赛。
全国范围来看,各省联赛的前几名,也可以搞一个像欧冠、亚冠的全国联赛。
七、媒体的关注和运营
省级联赛的成功与否,与媒体是否关注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赛事组织方可以弄一个直播平台,各球队联系当地志愿人士组织直播及文字报道;当然拍摄是需要专业人士,是必须实打实的支付工资。
球队运营收入方面,门票不建议收太贵,但可以开通微信的打赏功能,你踢得好,球迷自然会打赏。
至于如能发展更多低级联赛,比如县下村级的,直接免门票,直接只是靠打赏收入,这类一般是业余到家级别的,球员理论上没什么工资。打赏够买器材、吃个大餐和受伤保险就行。
八、总结
要提高中国足球水平,就必须要因地制宜建立完善的联赛体系,以下是必须要做到的。
1、中超、中甲必须提升到20支球队,这样全国顶尖球员才能够有充分的比赛量。
2、中乙看经济情况再定论如何发展,全国联赛未必需要搞多级联赛体系。
3、每省或两省为一单位建立省级联赛,省级联赛不一定追求每省20支队。也可以省内联赛12支队双循环,再邻近两省为单位,搞一个有小组赛的杯赛,这样也能保证比赛量的。
4、多级联赛体系重点在省级联赛内串联,有足够球队报名参与,可以发展4、5级或以上。为免路程遥远,前两级为全省联赛,第3级及以下为市级联赛,第3级每市首名再打晋级附加赛。
如果A市球队在第2级联赛降级,回到A市参加市级联赛,新年度A市联赛球队增加1支就行。
5、省内、市内组织各级青训联赛,低年龄段的参加市级联赛,高年龄段才可晋级省级联赛。
6、中超、中甲的预备队也可以参加省级联赛,但如果降级就要参加次级联赛了。低年龄段梯队可以参加省市同年龄段青年联赛。
其它欧美联赛体系及青训简介,会陆续发布。因很多年前就已经写好,且资料主要参考自网络,所以文章可能会有一些过时或谬误,敬请补充及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