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军VS76人:夹击之后还是夹击,一切尽在少帅掌控之中
北京时间8月18日,NBA季后赛首轮正式打响,东部第三的凯尔特人和第六的费城76人迎来正面较量,最终绿衫军以109-101击败76人迎来开门红。
此役两队交手,在场上的彼此针对以及应对方式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尤其是获胜方,绿军在内线不足的情况下,通过夹击方式成功将76人的内线优势化解。而且这一夹击就是一整场,这样的策略跟赛前少帅的布置安排息息相关,从整个过程来看,似乎一切尽在少帅的掌控之中,尽管76人也在不断的求变。
夹击之后还是夹击76人的优势是什么,西蒙斯缺席比赛后,唯一的优势就剩内线了,内线上有恩比德和霍福德,更多的战术发起都也会从这两点发起。赛前讨论比较多的是,76人可以使用高低位战术。毕竟霍福德有投射能力,但观看比赛后会发现,布朗教练大多数时候还是将两人分开使用,高低位战术配合频率并不高,布朗之所以这样做,可以理解成保护篮板着想。
既然高低位战术行不通,那么只能指望低位战术了。比赛一开始,76人的确不停地给内线恩比德喂球,从效果来看非常不错,首节恩比德出手5次全部命中,其中4次出手在三分线以内,禁区出手3次,得到11分4篮板;
面对恩比德在内线予取予求,绿军的应对之策是什么?夹击,除了夹击还是夹击,其实一开场绿军就采用夹击的方式限制恩比德,但由于夹击的时间和不够果断,导致被恩比德接连打成。不过随着比赛的深入,恩比德在低位的表现戏份就越来越少了,第二节出场9分钟,仅仅2次出手,一次三分,一次中距离,低位进攻没有;第三节出手3次,禁区2次;第四节出手5次,禁区3次;全场仅15次出手,命中8球,得到26分16篮板1助攻2抢断外加5次失误。
准确的说是,自第一节比赛之后,绿军就不让恩比德在低位接球,哪怕接到球后,也要果断上夹击迫使恩比德出球,并切掉其传球路线。众所周知,夹击固然会漏掉防守人,造成少防多,但绿军依靠整体防守(防守效率106.2,联盟第四),快速的轮转补位能够很好的弥补这一点,此外考虑到76人是一支不擅长投三分的球队(三分出手联盟第18),绿军才敢于疯狂的夹击恩比德。与此同时,夹击还带来了一个好处,那就是容易造成对方的传球失误,此役恩比德5次失误,霍福德3次,76人全队失误18比7绿军,足足多了11个,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反过来绿军利用失误得到了21分(21比7),就靠这一策略实现了扬长避短,很好的化解了76人的内线优势。那76人是如何应对的,布朗将计就计,恩比德既然低位被包夹,那就把球交给他,为外线队友创造空位投篮机会,策略来看是对的,但其效果就无法保证了,此役76人的外线命中率只有33.3%,三分球27投9中,导致外线投篮还不足以杀死绿军,不足以让绿军改变防守阵型,这或许早就被少帅算到了,毕竟76人不是红队。
将锋线优势无限放大绿军的优势是什么,是锋线群,双探花+海沃德,集攻防于一体,而锋线恰恰是76人的软肋。那如何将锋线优势无限放大呢,绿军是这样做的,用了一招挡拆之后看你怎么办的选择题交给76人做选择。
先说两队的防守异同,不同的地方,逢挡拆绿军用无限换防,而76人则用挤过掩护的方式追持球人;相同的地方,中锋都收在内线,不出来,泰斯如此,恩比德亦是。这里重点说说相同的地方,由于恩比德是收在内线保护禁区的。而绿军的锋线又是单打高手,因此当锋线/持球人与泰斯打挡拆时,考验76人的防守选位,从比赛来看,恩比德很少出来,大部分时间都是用保守的方式蹲在篮下,这就给绿军大量的挡拆进攻机会。
如图,第二节5分56秒,塔图姆和泰斯右侧45度打挡拆,恩比德处在高位,没有压出来,给了塔图姆外线投篮机会。这一节,塔图姆10投6中,三分球3中2,单节15分6篮板,出色的表现帮助球队在上半场结束取得领先优势。像这样的画面不胜枚举,说白了,进攻就是点名的针对恩比德这点,反过来防守还是限制恩比德的低位进攻,正所谓,优势通常也是劣势。
可能有人会问了,泰斯不也收在内线吗,76人可以依葫芦画瓢,用挡拆针对泰斯这点。理论上的确可行,但现实并不允许,因为76人这边的单打成功率要差得多,绿军防守采用的是无限换防,76人根本没有出手的空间,多半的出手都是强投,毕竟绿军的整体防守太强。
难道76人就没有闪光的地方了吗,其实不然,76人仍然有出色的地方,内线始终是他们的优势,此役篮板76人50比43绿军,内线得分46比36,优势还是很明显的。我认为下一场比赛,76人应该加强低位战术,尤其是恩比德这点,尽量打得侵略性一些,能造杀伤就造杀伤,同时减少被包夹后的传球失误,只要恩比德这一点打开,打出篮下统治级表现,就能为球队创造有利的态势。
赛后,当被问到从第一节比赛之后,在低位就很少拿到球的话题时,恩比德回答道:“我不确定发生了什么。我必须要更有侵略性。可能我们需要打更多的低位战术,不过我还不太确定。我想这是进入第二场比赛前另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