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嘉说中国男篮输给韩国12分因人员轮转少体能受限,这不是遮羞布
中国男篮最终以12分的分差输掉比赛,我们看到了男篮小伙子们的拼搏精神和昂扬的斗志以及不服输的精神;也为这些为中国男篮默默做贡献的台前幕后的工作人员点赞。同时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的就是:“不能一直把输球归类于客观原因,”5天4战的澳大利亚之旅的确非常辛苦,而且受到疫情影响导致多人无法及时为国家队效力;出现身体不适和体能受限也在情理之中,但这不能作为败给韩国队的遮羞布。毕竟赛前就应该知道,此次比赛12人大名单中途是无法更改的,另外,国内征召球员时就应该考虑到这些客观因素。
作为中国男篮的老对手韩国队的特点,中国男篮应该是最清楚的;一直以来虽然没有给中国男篮制造太大的麻烦,但往往会打出出其不意的效果,尤其是在大比分领先的情况下,在最后阶段稍有疏忽就有可能功亏一篑。况且昨天的比赛,上半场一直处于胶着状态,一旦半节持平或者落后,中国男篮输球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中国男篮的心理素质不如对手。
这一点无论是在国内的CBA联赛或者是在国际赛场已经得到多次证明了。大多数球员打顺风球可以,但打逆风球显得特别力不从心。在比分落后终场时间迫近之时,球员们显得特别急躁,情绪不稳定;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无形中就会出现无谓的失误和轻易对对手下手犯规。防守端看上去都显得特别积极,但容易出现人跟球走的现象,导致多人补防扎堆的现象,从而出现无端漏人。另外就是投篮也显得特别急于出手,即使没有很好的机会也想快速出手,赢得更多的时间来追分,越是这样越是投不进,最终导致自己无法得分的同时也不能很好的限制对手。
第二,错位防守不协防根本无法限制对手。
中国男篮此次尽管征调了五位球员及时补充进国家队,但和韩国男篮相比各个位置上似乎都没有优势。原来中国男篮的优势一直是内线,此次由于周琦,沈梓捷缺阵,王哲林临时无法出战,能够打中锋位置的只有范子铭和付豪两人了。范子铭勉强可以对位罗健儿,付豪对位时显然是吃亏的,尽管进攻端要比范子铭强一点。另外就是后卫线对阵对手锋线球员,在身高上也显得非常吃亏。尤其是对手锋线球员在篮下进攻时,无论是孙铭徽还是胡明轩或者是姜伟泽都无法单防对手,一旦采用包夹战术,对手直接分球给其他队友,机会马上就出来了。所以,最终导致对手利用我们的优势来打我们了。
尽管这次比赛输掉一场无关大局,也不会影响我们参加世界杯或者奥运会的资格;但也多少会影响中国男篮势气的。毕竟作为曾经的中国男篮在分成红蓝两队时都没有输给韩国队,更何况如今聚全国之力来战韩国队呢?所以,我们不能再继续为自己输球寻找客观原因了,更应该深刻反省一下我们为什么会输掉这场比赛?
首先说一下人员轮转问题,赛前既然知道大部分球员会出现身体不适,也知道一旦报名中间是无法更改的;那么,拿下韩国队就等于赢下了本次亚洲杯的全部比赛,毕竟巴林和中华台北不是中国男篮的对手。为什么不能从国内多征召几名球员呢?我们联赛中应该不止周琦,大王这几名内线球员吧!一旦在内线限制罗健儿的发挥,韩国队不一定能最终取得比赛的胜利。
其次,在对阵澳大利亚的比赛中已经证明了后卫线人员充当锋线是不可取的,尤其在防守端更是吃尽苦头;为何第二次征调人员之时不考虑一下锋线人员呢?国内球员在锋线上虽然达到周鹏,丁彦雨航高度的球员不多,但至少找出几位合适的人选也并非难事;这样至少在身高和力量上是不会吃亏的。令人意外的是此次征调的除了翟晓川和范子铭之外,基本还是以后卫线人才为主。
最后最想说的就是辽宁队的高诗岩了,小高的实力和防守真的不弱,尤其在身体对抗上更不吃亏。既然选择以后卫人员充当锋线来打,而且明知道澳大利亚归队的球员中有可能会有人出现身体不适,为何把高诗岩拒之门外呢?这样说人员轮转不足是否有点令人匪夷所思呢?再者就是投篮命中率问题,韩国队在最后关键时刻出现空位基本都把握住了,而我们出现大空位不是偏出就是崩在篮筐上;投不进去只能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了。
文章最后还想提一下球员体能问题,你说和澳大利亚队对阵出现体能问题可以理解。但和韩国队对阵都是黄种人,人家球队中也就一名归化球员罗健儿是黑人,其他和中国球员一样,为什么韩国队都没有出现体能问题呢?我们的球员大部分在联赛中在各自的球队中都是绝对的主力球员,一般在联赛中都可以打30分钟左右的;尽管这样的比赛强度更大,但都没有超过30分钟的。这样用体能作掩护是否有点太牵强了呢?
当然在这里没有贬低中国男篮任何一名球员的意思,只是想说我们输球了就要坦坦荡荡地承认,我们在某些方面的确不如对手,在以后的比赛中是需要提升的。而不是一味地表白那些客观原因来掩盖一些事实的。如果一直这样为我们的失败找借口的话,那我们男篮别说走向世界了,就连亚洲霸主之位也难以保证了。
因此,在赞扬球员拼搏精神的同时更需要及时找到自己的不足,吃一堑长一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永远走在前进的道路上,才能看到中国男篮未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