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女玩家眼里的《恋与制作人》
“男主角为啥总骂我Idiot?”
《恋与制作人》上线已经快两年了。
大概你还记得《恋与制作人》刚上线那段时间里如日中天的景象。在这款国产女性向恋爱游戏里,玩家可以和四位风格迥异的男主角发生一段段邂逅。它巨大的——甚至可以称之为现象级的成功,一时间引起诸多话题,并且范围并不仅限于中国。
2018年开始,《恋与制作人》的不同语言版本陆续出海,来到国外玩家身边。作为目前中国唯一一款有话题性的女性向恋爱游戏,当它面对国外的女玩家时,所获得的反响大体上是相似的,但仍有一些有趣的不同。
1
2018年1月13日,随着“李泽言生日快乐”几个大字在深圳京基100大楼的LED屏上冉冉升起,这款“火到包大楼”的恋爱游戏开始在外国媒体中引起波澜。
在一部分外国媒体口中,整件事大致被浓缩成了“中国女人为虚拟男友花费数百万美元”“中国女人为制片人包大楼”……等引人注目的标题。其中一些外国媒体推测了这一现象的原因,例如“中国不鼓励少年谈恋爱”“高学历,经济独立的中国女性逐渐成熟,不想再早早结婚”等等。
大西洋月刊的一篇文章引用了洛杉矶前市长陈愉的一句话:“《恋与制作人》能在年轻的中国女性中获取巨大成功,是因为它能够满足人们对约会的欲望,并且没有风险或潜在的羞辱,亦无悲无喜。”
上述皆为外媒眼中《恋与制作人》在中国受欢迎的原因。也正如他们所说,“在一个约会文化,和性别平等与西方有所不同的国家,这种成功尤其值得注意”,在《恋与制作人》开拓海外市场的过程中,我们其实也能注意一些有趣的差异。
需要提前说明的是,与竞技类,或游戏性较强的游戏不同的是,文字恋爱游戏在移植过程中往往会面临着一些无可避免的问题——特别是在恋爱向游戏中,女主角往往会被设定成符合当地社会所凸显的女性气质规范——正如我们所见,在很多日本女性向恋爱游戏里,女主角的角色往往柔柔弱弱,内向,鲜见开朗大方的类型。
但这种设定其实并非单纯的“刻板”,而是在迎合游戏受众群体的期望。作为恋爱游戏的女性玩家,她们对女主角的角色期待也往往在反映其本身的自我意识与认同。
《恋与制作人》即一个中规中矩的范例,游戏中善良,温柔,勇敢的女性主角,从外貌到内在无不符合中国社会对女性的普遍期望,四位风格迥异的男性主角也在迎合大众女性的择偶期待。
这也就意味着,在“移民海外”的过程当中,《恋与制作人》势必要面临着一些水土不服的问题。
2
2019年开始,《恋与制作人》的英服、美服陆续开服。当跨越时区来到欧美,游戏便改名成为了《Mr Love: Queen's Choice》,翻译一下就是《爱先生:女王的选择》——而这个名字甚至和游戏内容本身关系不大。
这个名字或许的确对《恋与制作人》欧美本土化做了点帮助。一位外国女玩家评价:“‘我的爱(Mr.Love)’让我感到畏惧,但‘女王的选择(Queen's Choice)’就很好”。
尽管从命名开始就有了变化,但欧美版《恋与制作人》的游戏内容本身的改变却微乎其微。游戏在Facebook上的小组有8千余成员,据我观察有不少都是华裔或喜爱亚洲文化的成员。
而游戏社区的总体氛围也和国内无太大差异,根据小组内的一次小型投票结果显示,人气最高的角色是李泽言。
虽说如此,这个角色在美服的人气仍有一定争议。尽管他的海外人气整体颇高,但也能经常看见有些玩家表示,自己特别不喜欢这个角色——甚至是讨厌——这种现象我在其他角色身上并没有看到。
这个问题一部分出在了翻译上。在人物设定中,李泽言作为十分典型的“霸道总裁式”人物,颇有傲娇、毒舌的风范,在游戏前期,在与女主角对话的时候,李泽言经常会冒出一两句“傻瓜”——而这个词在英文版里被译作“Idiot”。
“Idiot”这个单词和中文语境里的“傻瓜”有着微妙的不同。我们都知道在恋爱关系里的“小傻瓜”“小笨蛋”是什么意思,但外国女玩家并不了解……很多最初接触这款游戏的人很困惑:这位男性角色为什么会动不动就骂自己?
但另一部分也不仅仅在翻译上。在一系列科普和稍加理解过后,大多数美服玩家们也能体会到“Idiot”里的宠爱之味,更何况美国玩家也并非对傲娇之流一无所知,更有人也将“Idiot”看作是一个亲昵的梗。但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外国的女玩家们仍然觉得,总说“笨蛋”的李泽言太热衷于打击人了。
“因为骂人和侮辱,我从未喜欢过李泽言……”
除“霸道总裁”在欧美引起小规模争议之外,总体而言,《恋与制作人》美服并未大热,尽管已经做出“改名”这样的努力。这样的情况其实也在情理之中,很多外国玩家表示自己觉得能独立承担事业且勇敢的女主是“强大的”,但实际上,这种程度上的“强大”还不够,以至于无法激起广大西方女性玩家的愉悦感。
2017年,killscreen就曾有一文解释为什么日式女性向游戏始终无法打开欧美市场。其中一位日本翻译提到,美国的恋爱游戏市场需要的是“强大的女主角”。
她指出,日式乙女游戏中的男性角色往往是不友善,冷漠和自私的,而美国玩家则认为这些角色是“混蛋”。西方的女性玩家市场期待的是,更有领导能力的,更有个性的女性主角。当然,就同“亚洲女性游戏主角都偏弱势”一样,这也是一个普遍而广泛的倾向。
3
由于亚洲女性审美倾向的重合度较高,所以《恋与制作人》在日服、韩服的整体风向和国内并无太大的差异。只不过和期望不同的是,有精美日式立绘、日语配音的《恋与制作人》在日本并未炸出水花,或是日本的乙女游戏市场已经相当饱和所致。
与美服、日服不温不火的状态相反的是,《恋与制作人》在韩国则相当出名。
在铺天盖地的宣传攻势下,《恋与制作人》曾经拿下了Appstore韩国免费榜的第一名。但同样也引发过一次大规模争议,原因和游戏本身无关——但也不能说完全无关。
争议因一位配音演员而起。在韩服《恋与制作人》中,李泽言的配音演员被定为郑宰宪,一位十分资深的业内老手。
今年8月22日,郑宰宪在推特上发布了网飞电视剧《全裸导演》的讯息——一部描绘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人视频导演的原创剧集。并配文:“原演员的演技真的很棒,所以我们的配音演员发挥得淋漓尽致”,以及“因为是19禁,所以大家谨慎选择观看”。
一些喜爱《恋与制作人》的女玩家们看到了这条消息,十分愤怒,认为郑宰宪是在提倡并推广色情行业。而在一款万众瞩目的女性向恋爱游戏里,曾参与“支持色情产业”作品配音的演员给主要可攻略对象配音是非常难以接受的。
自这之后,网络上爆发了大面积网络舆论,在争议和玩家抗议之后,《恋与制作人》的韩服最终决定换掉配音演员。并一份公告中表示,尽管工程浩大,仍然经过慎重讨论后做出这个决定。
在韩国这样一个女性地位偏低的国家里,女权运动盛行,这样的结局究竟是矫枉过正,还是理所应当,这里不做进一步讨论。只是这样“女性玩家群起而攻之”的场景不难让人想起《恋与制作人》国服里的类似场景:
在2018年春节期间,国服《恋与制作人》发布了一个让女性玩家看着并不舒服的广告。广告内容中,玩家疑似被指为有些分不清现实与虚拟的“花痴女”,引发巨大舆论,最终以官方道歉为结局。
这样的相似或许意味着不了什么,但很直观的是,无论是韩国还是中国,女性向游戏都离彻底弄懂女玩家的心还有一段距离——但也许不仅仅是游戏的问题。
4
目前为止,对女主角的争议在中国是最为严重的。
无论是在日服、美服,《恋与制作人》的玩家对女主角的评价都不咸不淡,偶有吐槽,大抵也是在说“她说的这句话很傻”“这个行为很笨”,最诋毁之言不过是说她“蠢”。
但在中国,女主角却被数量不少的玩家指责,因为玩家们认为女主角是一个“绿茶婊”。
“绿茶婊”的含义无需多言。作为一个恋爱游戏,《恋与制作人》的女主角在游戏剧情中被四位男性角色同时追逐,相互暧昧,但并未和任何一方确立关系——毕竟这是款恋爱题材的游戏,大家都懂。
但很明显的是,很多国内的玩家对四位男子的同时追捧无法欣然接受——尽管这只是在游戏里。在网络上,有相当多的玩家怒斥女主轮流“玩弄”四位男性主角的行为,称其“绿茶”“渣女”“婊”:
这是一个并不常见的现象,至少在可攻略人数更多的男性向恋爱游戏里,就从未出现过如此同仇敌忾的针对花心主角的现象。或许媒体Wired所采访中国女玩家的一句话能部分解释这种现象:“我们受传统概念的影响。在西方,你可以将约会与婚姻分开,但在中国,约会是结婚的第一步”。
另一个不同,体现在中国玩家对女主角的独立人格化上。《恋与制作人》的女主角色设定实际上非常正面,通过剧情的渐进,不难发现她有着善良,爱心,独立……等等优秀的“女性特征”。
随着剧情的推进,玩家群体中逐渐诞生了“悠然党”——他们将女主角赋名“悠然”,将其看作一个独立角色,而不是像其他玩家那样带入自己。一位玩家在相关话题下解释“悠然党”的诞生,是因为玩家们开始发现女主角身上有自己并没有的一些特质,“产生代入感欠缺的问题”。
而“悠然党”和“带入党”偶尔还会发生争吵与冲突,例如有的“悠然党”会怒斥对方“不配代入悠然”……这就是这款女性向游戏诞生的又一个稀奇古怪的现象之一。
作为一款因承载女性“择偶期望”而火热的游戏,当它进入有着不同期望的国度时,产生的都是一些模糊不清的,难以下定论的现象:与欧美女玩家的口味不合、在日本波澜不惊、在韩国和中国遇到相似的争议,以及中国玩家们对主角的特殊看法。
而这些不同的看法,几乎是基于同样的剧情和游戏性诞生的,这似乎是一个更为宏大的议题。
我们始终欢迎喜欢内容创作的小伙伴加入
应聘简历可发邮箱:hr@yystv.cn
文章投稿可发邮箱:tougao@yystv.cn
APP | 你还可以回复"APP",获取下载地址